您所在位置:首页 > 新闻动态 > 公司新闻公司新闻
传承红色基因 引领绿色发展——粤东生态环境考察侧记
2021年12月4日,筹备多日的生态环境调研终于成行。在福田区政协委员、民盟深圳市委委员陈哲先生的精心策划下,调研组利用周末时间赴潮汕地区进行生态环境考察。深圳党校沈杰教授、清华大学黎维彬教授、中国电建水电七局管大刚总经理、武大绿洲林春鸿董事长、福瑞莱环保王文昭董事长、陶银总监、乐行中国丁露秘书长,还有揭阳普宁市本土企业相关负责人近10人参与调研。组员都是热心公益事业的环保人,也是环保行业的翘楚,更是习近平总书记“两山论”的忠实践行者。
当天下午,调研组到达第一个调研点——位于惠来县的垃圾填埋场(已封场)。该场占地50多亩,使用时间比较久,之前恶臭熏天,严重影响附近老百姓正常生活,引发诸多投诉,受到中央环保督察组挂牌督办。经过吉之源环保公司的治理之后,废气和渗滤液已得到有效管控。
第二个调研点——练江流域的一个农村污水处理厂。吉之源环保公司负责建设和运营,该厂处理的是一个拥有3万人口村庄所产生的生活污水,从黑臭水体掩鼻难闻到清淅见底鱼儿畅游,效果明显,练江的成功治理与每一个排水口的水质紧密相连。
之后,调研组在普宁市市区的广东省吉之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召开座谈会,听取陈乔媚董事长对公司的专题分享。三年前,她到昆明洱海旅游,受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讲话的启发开始第二次创业,成立了吉之源环保公司,好在生得逢时,事业蒸蒸日上。
接着,绿色防控体系创始人、武大绿洲林春鸿董事长作了题为《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地球家园》的报告,报告的题目出自2021年10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昆明《生物多样性公约》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领导人峰会上的视频讲话:我们要深怀对自然的敬畏之心,尊重自然、顺应自然、保护自然,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地球家园。
基于微生物技术为主导的绿色防控五套体系,从根本上解决农作物病虫草害问题,从而提升了农产品品质,严守“三生融合”的底线才能做好“三产融合”的产业化发展,便于农民增加收入,返乡创业,解决农村留守老人留守儿童问题,同时解决农产品种植与面源污染的矛盾,让绿水青山得以重现。林董汇报了利用绿色防控体系在应用上的两个实际案例:《节能减排 变废为宝》和《果园地下地上生态恢复法》。
在全球实行“双碳”的背景下,节能减排,尤为重要。少开矿、降能耗、垃圾分类、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已成为社会发展的趋势。在农村方面,设立生态保护“三道防线”。第一道:通过“三管分立”,污水分类管理,立体种养循环利用;第二道:使用生物制剂,发展生物农业,减少源头污染,恢复生物多样性;第三道:经由人工湿地净化的水才能排入湖泊江河等自然水体。一个优秀的生态小区是可做到零污染自循环的,生态小区能提供优质的农产品、清洁的水和空气,提高生活质量,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。同时,减少石化产品投入及矿产产品的开发,符合“双碳目标”的要求。在长江经济带设立的三个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控示范点中,秭归项目作为丘陵地带示范点,已逐步体现出“生态文明”和“农业文明”所带来的好处,用事实证明了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的经济效应、社会效应、生态效应。
《果园地下地上生态恢复法》从三个方面解决种植问题,地下精准施肥并施用“君”级益生菌,抑制有害菌,召唤“臣”级益生菌,提高土壤微生物丰富度,从而改良土壤,提高土壤活力;地面种草治草,豆科草能提高原生土的肥力,并为害虫天敌提供栖息地,吸收二氧化碳,种草面积可岀售碳指标带来经济效益;果树上施用生物制剂,保护害虫天敌。此恢复法的好处是减少肥料流失(肥料流失是面源污染的主要源头),减少农药使用,减少人工成本,提高果品品质,增加果农收入,此方法已在广西贺州大面积推广。
专家们对以上方案给予高度认同,同时对当天调研的垃圾填埋场、水质提升厂的治理成效予以充分肯定。大家建议在城乡结合部地方也要做好污水处理,处理过的中水可资源化利用产生价值。另外,建议加强垃圾分类,特别是厨余垃圾一定要彻底分开处理(垃圾场臭气的主要源头),经分类过的垃圾可资源化利用,从而减少开矿和能耗,让“双碳目标”早日实现。
之前,广东有两条江河因污染严重而出名——深圳茅洲河和汕头的练江。今天参加考察的四家环保企业中,中国电建水电七局参与了深圳茅洲河的治理工程,吉之源环保参与了汕头练江流域水源地污水治理工程;福瑞莱环保经营的是离网式污水处理工程,武大绿洲通过微生物技术解决高端种植和农业面源污染问题。三家民企都是产学研教合作企业,发展潜力巨大。
12月5日,调研组赴汕头小公园开埠区,追寻习近平总书记在潮汕地区的考察路线,参观了侨批文物馆和中央红色交通线旧址(汕头站)。明清之后,祖辈们因为贫穷,只能坐“红头船”到东南亚一带“过番”,不怕艰难困苦,打下一片新天地,同时不忘留在家乡的父母妻儿亲戚,不时寄“番批”(家书和汇票)回“唐山”(祖国),由此而诞生的“送批人”就成为每个“过番”家属的福星。值得一提的是,虽然“送批人”是穷人,但从来不会发生私占“番批”的事。不管路途如何遥远,只要使命在身,必须及时送达,他们是一群讲信用不怕艰难险阻的值得我们敬佩的人!同时,我们也领略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,为了劳动人民翻身做主,很多革命前辈抛头颅洒热血,换来建党一百周年全面脱贫实现小康的成果。
先辈的“过番”,是贫穷所逼,带去的只有廉价劳力和传统的农耕知识和文化;我们现在的“一带一路”,带去的是我们的投资和各种先进技术,当然更有我们的民族自信和中国故事,共建人类生命共同体。作为环保人,我们更要向革命前辈学习,不忘初心,牢记使命,在建国一百周年期间,为建设富强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添砖加瓦;同时,也要向“送批人”学习,做好对生态的保护,不能吃祖宗饭断儿孙路,要把绿色福祉送到我们的儿孙手里,做一个“环保送批人”;我们还要向“番客”学习,不怕困苦敢于创新,沿着“一带一路”,把习近平总书记的“两山论”推广出去,与世界人民共同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地球家园。